当前位置:首页 > 技术分析 > 正文内容

技术构筑万物智联 第一届OpenHarmony技术峰会圆满举行

ruisui883个月前 (01-29)技术分析23

2月25日,以“技术构筑万物智联”为主题的第一届开放原子开源基金会OpenHarmony技术峰会(以下简称技术峰会)于深圳隆重举行。本次技术峰会向外界分享了OpenAtom OpenHarmony(以下简称OpenHarmony)最新的技术、生态进展与行业实践,同时探讨万物智联时代下操作系统的演进趋势,并发布了终端操作系统十大技术挑战方向,为终端操作系统的发展指明前进的道路。

本次技术峰会由OpenHarmony项目群技术指导委员会(TSC)主办,华为承办,润和软件、九联科技、软通动力、诚迈科技、优博讯等单位共同支持。来自科研机构、高校和企业等代表齐聚一堂,围绕操作系统的前沿技术、行业实践、生态建设等方向展开深入交流与探讨,为操作系统在万物智联时代的发展贡献力量,共绘OpenHarmony生态新蓝图。

华为常务董事、终端BG CEO、智能汽车解决方案BU CEO余承东在开场致辞中表示:OpenHarmony自2020年9月开源以来,在开放原子开源基金会的孵化和运营下,在产业界和学术界的大力支持下,已经成为发展速度最快的开源操作系统之一,正在成为千行百业的数字底座。期待更多高校和科研机构参与到OpenHarmony中来,培养更多操作系统人才。让我们一起攻坚克难,携手打造业界领先的操作系统,共筑万物智联的数字底座,使能千行百业数字化转型!

开放原子开源基金会理事长孙文龙在致辞中表示:当前,在国家和多地政府的政策支持下,在开放原子开源基金会和多方力量的运营和共建下,OpenHarmony技术不断演进,生态持续繁荣。开放原子开源基金会将始终坚持“以开发者为本的开源项目孵化平台、科技公 益性服务机构”定位,秉承“繁荣开源事业,共享开源价值”的初心,立足中国,面向世界,持续助推OpenHarmony开源项目繁荣发展。

万物智联时代呼唤新一代操作系统

随着5G、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技术的不断发展,我们正迎来一个物理世界和数字世界不断融合的万物智联新时代。伴随着智能设备数量的持续高速增长,催生出了更加碎片化、多样化的需求和场景,对新一代操作系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中国工程院院士、原副院长陈左宁在题为《面向新一代智能计算的操作系统结构研究》的主旨报告中对下一代操作系统进行了展望。她指出:在新一代智能计算形势下,传统操作系统面临着结构柔性不足、智能化机理不完善等诸多挑战。在这种背景下,下一代操作系统需要在包括结构、机理、运行模式、抽象和表征方法等诸多特性上进行优化和重构,才能适应新的时代需求。因此,我们需要通过技术创新和应用驱动,抓住时代机遇,力争在下一代操作系统技术生态上实现“换道超车”。

中国科学院院士、CCF开源发展委员会主任王怀民在《把握新机,蓄势引领》主旨报告中表示:当前开源已经成为软件技术创新的重要模式,我国开源正在由“全面参与融入”向“蓄势引领”的状态过渡,在操作系统领域,已经涌现出OpenHarmony等诸多优秀开源项目。未来,随着我国开源产业的不断发展与成熟,我国下一代操作系统有望形成引领之势。

坚持技术创新,OpenHarmony引领下一代操作系统技术方向

作为一款面向分布式全场景、开源开放的智能终端操作系统,OpenHarmony始终坚持技术创新,不断提升科技赋能水平,持续引领下一代操作系统技术方向。

技术峰会现场,OpenHarmony项目群技术指导委员会(TSC)主席陈海波以“OpenHarmony根深叶茂,构筑万物智联数字底座”为主题,分享了OpenHarmony的技术愿景。陈海波认为,操作系统总是伴随产业浪潮诞生并推动着产业发展。不同历史时期的操作系统所承担的使命和技术特征也是与该时期的产业特点息息相关的,万物智联时代呼唤操作系统新基座。OpenHarmony的技术使命就是面向万物智联世界构建分布式全场景协同的开源操作系统基座与生态系统。

围绕该愿景,OpenHarmony将坚持生态统一、开放共赢的理念,通过“架构解耦、弹性部署”、“自由流转、智慧协同”、“极简开发、一致体验”三大架构特征,全面构建OpenHarmony技术竞争力,使能千行百业。

基于长期的操作系统实践,以及对万物智联趋势的研究,本次峰会还从极致体验、纯净安全、极简开发三大方面,发布了终端操作系统十大技术挑战方向,呼吁产业界和学术界携手努力,攻坚克难。

此外,OpenHarmony项目管理委员会主席任革林还分享了OpenHarmony的版本发展历程以及丰富的API能力,并重点介绍了OpenHarmony的内核架构、全新图形及窗口框架和分布式能力,最后还公布了OpenHarmony的系统能力演进路标。在广大开发者、共建单位的贡献下,OpenHarmony的技术竞争力不断提升。

生态持续繁荣,OpenHarmony使能千行百业数字化转型

技术与生态相辅相成,OpenHarmony在技术不断创新的同时,生态也日益繁荣。技术峰会上,OpenHarmony项目群工作委员会主席侯培新向大家分享了OpenHarmony社区生态进展与未来展望。

侯培新介绍到,目前OpenHarmony系统能力正逐步成熟,已有超过5100名共建者,51家共建单位参与代码共建,累计产出近亿行代码。此外,在OpenHarmony生态委员会和OpenHarmony兼容性工作组的持续努力下,OpenHarmony正向多个行业迈进,产品商业化落地进程加速。截至2023年2月14日,已有28个软件发行版、110款产品、100款开发板/模组通过OpenHarmony兼容性测评,覆盖金融、教育、交通、家居、安防等多个行业。

2023年,OpenHarmony还将深耕金融、教育、交通、能源、政务、安平六个行业,孵化制造、卫生、广电、电信四大行业,持续使能千行百业数字化转型,打造有质量的行业生态。

开源共建,共话下一代操作系统发展方向

在本次技术峰会圆桌论坛上,来自开放原子开源基金会、OpenHarmony项目群技术指导委员会(TSC)、OpenHarmony项目管理委员会、高校、共建单位等嘉宾代表齐聚一堂,一同为下一代操作系统的发展建言献策。

各位嘉宾围绕操作系统的发展前景、技术特征、生态建设、开源共建等方向进行了深入探讨。大家一致认为以OpenHarmony为代表的分布式全场景协同的操作系统将是未来的发展趋势,只有不断进行技术创新、推动生态建设,积极拥抱开源,国内操作系统产业才能发展壮大。

此外,技术峰会现场还发布了OpenHarmony高校技术俱乐部星光计划,并对参与该计划的12所高校授予了纪念证书,以对他们繁荣OpenHarmony学术生态所做出的贡献进行致谢。最后技术峰会还对参与终端操作系统十大技术挑战方向,并作出特殊贡献的学术界、产业界和科技界代表进行了致谢。

一直以来,操作系统都被视为软件领域的“根技术”,在软件技术体系中处于“定海神针”的重要位置,只有在根技术上不断创新突破,筑牢技术根基,国内基础软件领域才能枝繁叶茂。相信以本次技术峰会为契机,在学术界、产业界、科技界等多方的共同努力下,OpenHarmony必将在全新的万物智联时代抢占先机,持续助推国内数字经济产业与基础软件领域的繁荣发展。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ruisui88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www.ruisui88.com/post/588.html

分享给朋友:

“技术构筑万物智联 第一届OpenHarmony技术峰会圆满举行” 的相关文章

快速上手React

web前端三大主流框架1、Angular大家眼里比较牛的框架,甚至有人说三大框架中只有它能称得上一个完整的框架,因为它包含的东西比较完善,包含模板,数据双向绑定,路由,模块化,服务,过滤器,依赖注入等所有功能。对于刚开始学习使用框架的小伙伴们,可以推荐这个框架,学会之后简直能颠覆之前你对前端开发的认...

Windows 下 Git 拉 Gitlab 代码

读者提问:『阿常你好,Windows 下 Git 拉 Gitlab 代码的操作步骤可以分享一下吗?』阿常回答:好的,总共分为五个步骤。一、Windows 下安装 Git官网下载链接:https://git-scm.com/download/winStandalone Installer(安装版)注意...

GitLab-合并请求

描述合并请求可用于在您对项目进行的其他人员之间交换代码,并轻松与他们讨论更改。合并请求的步骤步骤1-在创建新的合并请求之前,GitLab中应该有一个创建的分支。您可以参考本章来创建分支-步骤2-登录到您的GitLab帐户,然后转到“ 项目”部分下的项目 -步骤3-单击“ 合并请求”选项卡,然后单击“...

程序员开发必会之git常用命令,git配置、拉取、提交、分支管理

整理日常开发过程中经常使用的git命令![送心]git配置SSH刚进入项目开发中,我们首先需要配置git的config、配置SSH方式拉取代码,以后就免输入账号密码了!# 按顺序执行 git config --global user.name "自己的账号" git config -...

理解virt、res、shr之间的关系(linux系统篇)

前言想必在linux上写过程序的同学都有分析进程占用多少内存的经历,或者被问到这样的问题——你的程序在运行时占用了多少内存(物理内存)?通常我们可以通过top命令查看进程占用了多少内存。这里我们可以看到VIRT、RES和SHR三个重要的指标,他们分别代表什么意思呢?这是本文需要跟大家一起探讨的问题。...

编码 10000 个小时后,开发者悟了:“不要急于发布!”

【CSDN 编者按】在软件开发的道路上,时间是最好的老师。根据“一万小时定律”,要成为某个领域的专家,通常需要大约一万小时的刻意练习。本文作者身为一名程序员,也经历了一万小时的编程,最终悟出了一个道理:慢即是快,重视架构设计和代码质量,确保每一行代码都经得起时间的考验。作者 | Sotiris K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