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技术分析 > 正文内容

VScode中集成esp8266/32开发环境详解

引言

文章的起点源于一个小伙伴私信我,想了解如何在vscode中直接开发esp8266。vscode其轻便,小巧等优点越来越受各类程序员的喜爱。 前面我分别介绍了如何在Windows中使用msys32,以及在Ubuntu(linux的一种发行版)搭建esp8266的开发环境,直接基于命令行编译,配置,下载等操作,这样做的好处是避免直接基于IDE(集成开发环境)开发,IDE背后帮我们封装了很多操作,让我们无法了解其背后实现的原理和机制,比如配置文件是如何生成的,多文件是如何编译的,头文件是如何关联起来的等等问题,这就需要我们去了解工程Makefile,一步步探索其中的原理。

回到正题,接下来主要介绍如何配置使得能够在vscode中直接开发esp8266,实现代码编辑和编译下载等操作全部在vscode中完成。OK, 开始行动~

开始前工作准备

开始前需要小伙伴先搭建好esp8266/32(之后以esp8266为例子)开发环境,包括下载ESP8266_RTOS_SDK, 交叉工具链,msys32等,并设置IDF_PATH,PATH 环境变量,这里不再赘述,不熟悉的小伙伴请参考我之前的视频Windows中搭建esp8266开发环境。 当然还要下载vscode编辑器啦~,其下载安装很简单,只需要到官网下载傻瓜式安装即可。 下载后需要安装一个"C/C++"插件

配置settings.json文件

点击“文件”->"打开文件夹",打开自己的工程目录,比如我的“Humiture”

点击vscode左下方“齿轮”图标, 选择“设置”:

接着会出现“用户”, “工作区” 2种类型的设置, 其中“用户”设置相当于全局设置,如果工作区中未进行相关配置,会默认使用“用户”下的设置, 而“工作区”相当于局部设置,只作用于当前打开的工作区,这里我们选择“工作区”来介绍,无论哪种模式设置操作都是一样的,只是作用域不同而已。

点击“工作区”->"终端",点击“settings.json”:

打开“settings.json”后,将其修改成以下内容,并保存:

{
    "terminal.integrated.shell.windows": "D:\\msys32\\msys2_shell.cmd",//这里根据自己的实际路径
    "terminal.integrated.shellArgs.windows": [
        "-defterm",
        "-no-start",
        "-mingw32",
        "-here"
    ],
    "terminal.integrated.automationShell.linux": "",
    "terminal.integrated.automationShell.windows": "",
    "extensions.confirmedUriHandlerExtensionIds": [
    
    ]

}

settings.json配置

以上配置说明:

  • "terminal.integrated.shell.windows": "D:\\msys32\\msys2_shell.cmd"

----------------------是设置Windows环境集成终端,即msys32文件下的\msys2_shell.cmd

  • "terminal.integrated.shellArgs.windows": 中的参数:

"-defterm" 表示将windows中集成终端作为默认终端,即上面的msys2_shell.cmd

"-no-start" 表示当我们点击vscode下方的“终端”时,不要默认msys32终端界面(小伙伴可以去掉这个选项,自行感受下)

"-mingw32" 表示指定使用mingw32终端,因为在msys32文件中有mingw32和mingw64,而esp8266在Makefile中就指定了必须使用mingw32,否则编译会通不过,感兴趣的小伙伴自行分析下Makefile就能验证了。

"-here" 表示打开终端时,默认的路径就在工程,若不加此选项,这默认是在家目录下(~),这样方便我们直接点击vscode中的终端时,就可以直接make编译拉,不然还要cd切换目录~

  • 其他的参数,关系不大,这里就不一一说明了

验证下配置效果,点击vscode下方的信息栏,打开我们的终端:

尝试配置,编译

首先我们先尝试下配置下我们的工程,在终端输入make menuconfig命令:

发现配置失败,根据提示“Your display is too small to run Menuconfig!” , 我们知道esp8266采用kconfig(类似linux内核配置方式)图形界面配置,因此我们只需要把终端界面拖大一点,以满足能够全部显示出menuconfig界面问题就解决啦~

这里会出现一些乱码(其实kconfig并是真正图形,只是用工具模拟出图形,之后有机会讲解如何配置linux内核时,我再来详细说明~), 解决的方法:在msys32\etc\profile.d\export_idf_path.sh脚本中添加export LAND="en_US" ,导出LANG环境变量即可。

接着重启vscode,重新配置,正常显示~

尝试编译, make -j4, 也是成功编译:


创建工作区,实现跳转,代码自动补全

前面我们只将工程代码添加进来,而依赖的ESP8266_RTOS_SDK还没关联起来呢, 接下来我们就将其添加到当前工作区中。

  • 首先将工作区保存:点击"文件"->“将工作区另存为...”

  • 接着将ESP8266_RTOS_SDK添加进来, “文件”->"将文件夹添加到工作区",选择ESP8266_RTOS_SDK

  • 配置c_cpp_properties.json 文件, 按住键盘的: shift + ctrl + p, 出现如下图所示:

点击框选,会默认创建c_cpp_properties.json, 并在“includePath”栏中添加以下自己实际的
ESP8266_RTOS_SDK/components路径,当然如果你的工作还有其他依赖,按此格式添加即可。

{
    "configurations": [
        {
            "name": "Win32",
            "includePath": [
                "${workspaceFolder}/**",
                "D:/msys32/home/40806/esp/ESP8266_RTOS_SDK/components/**"//自己要添加的头文件路径
            ],																																																//其他内容是默认生成的,无需改动
            "defines": [
                "_DEBUG",
                "UNICODE",
                "_UNICODE"
            ],
            "windowsSdkVersion": "10.0.18362.0",
            "compilerPath": "E:/visual stdio2019/VC/Tools/MSVC/14.25.28610/bin/Hostx64/x64/cl.exe",
            "cStandard": "c11",
            "cppStandard": "c++17",
            "intelliSenseMode": "msvc-x64"
        }
    ],
    "version": 4
}

当然修改完记得保存哦, 接下来我们就可以看到工程中包含的头文件都显示正常了(在此设置前很多#include “xxx”都红色波浪线+黄灯提示无法加载头文件):

接着我们再试试能否代码自动补全功能和函数和变量跳转:

可以看到随着一边输入,vscode也一边提示相关补全,同时跳转功能也是OK的。

总结

至此我们已经成功在vscode搭建了esp8266/32的开发配置, 接下来我们就可以在vscode一边编写代码,一边配置,编译,下载拉(其实就是把msys32终端集成到vscode中),感兴趣的小伙伴赶紧尝试下吧。好了,今天的分享就先到这,记得收藏,转发,关注~ 同时欢迎大家留言对嵌入式相关内容感兴趣的话题,有机会我会专门介绍~



<script type="text/javascript" src="//mp.toutiao.com/mp/agw/mass_profit/pc_product_promotions_js?item_id=6832680647912325646"></script>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ruisui88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www.ruisui88.com/post/3673.html

标签: 集成环境
分享给朋友:

“VScode中集成esp8266/32开发环境详解” 的相关文章

Slackware 15.0?发布:历史最久且在维护的Linux发行版本

Slackware 14.0 于 2012 年发布,在经过了数年的等待之后 Slackware 15.0 发行版本于今天正式发布。Slackware 于 1993 年发布,是目前历史最悠久、且仍在维护的 Linux 发行版本。Slackware 15.0 在去年进入测试阶段,在发布几个候选版本之后终...

vue组件间的九种通信方式

前言Vue组件实例间的作用域是相互独立的,而通常一个页面是由很多个组件构成,这些组件可能又嵌套了组件,形成了一个关系网图,它们的关系可能是像下图中一样,大致分为两种使用场景,父子组件间通信和非父子组件间通信,父子组件间通信又分为直接父子关系和间接父子关系。vue提供了多种通信方法,针对不同的通信需求...

快速上手React

web前端三大主流框架1、Angular大家眼里比较牛的框架,甚至有人说三大框架中只有它能称得上一个完整的框架,因为它包含的东西比较完善,包含模板,数据双向绑定,路由,模块化,服务,过滤器,依赖注入等所有功能。对于刚开始学习使用框架的小伙伴们,可以推荐这个框架,学会之后简直能颠覆之前你对前端开发的认...

gitlab常用命令大全

GitLab常用命令大全GitLab是一个基于Git的Web平台,它不仅提供代码托管,还集成了持续集成/持续交付(CI/CD)、代码审查、问题追踪等功能。在日常使用GitLab的过程中,我们常常需要使用一系列命令来管理代码仓库、处理分支和标签等。以下是GitLab常用的Git命令大全,并附上详细解释...

编码 10000 个小时后,开发者悟了:“不要急于发布!”

【CSDN 编者按】在软件开发的道路上,时间是最好的老师。根据“一万小时定律”,要成为某个领域的专家,通常需要大约一万小时的刻意练习。本文作者身为一名程序员,也经历了一万小时的编程,最终悟出了一个道理:慢即是快,重视架构设计和代码质量,确保每一行代码都经得起时间的考验。作者 | Sotiris Ko...

10款超牛Vim插件,爱不释手了

我是一个忠实的Vim编辑器用户,从事开发工作多年,我一直都非常喜欢使用Vim。轻量、便捷,而且,熟悉了Vim相关的快捷键之后,效率能够成倍的提升。除了这些之外,Vim像很多知名的IDE、编辑器一样,也支持插件配置,通过这些插件,可以实现更多高级、高效的操作。今天,就来给大家分享10个我特别喜欢的V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