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电科技Web前端面试题_中电笔试题
1、localStorage、sessionStorage 和 Cookie 区别及用法
区别
localStorage:
localStorage 的生命周期是永久的,关闭页面或浏览器之后 localStorage 中的数据也不会消失。localStorage 除非主动删除数据,否则数据永远不会消失
sessionStorage:
sessionStorage 的生命周期是仅在当前会话下有效。sessionStorage 引入了一个“浏览器窗口”的概念,sessionStorage 是在同源的窗口中始终存在的数据。只要这个浏览器窗口没有关闭,即使刷新页面或者进入同源另一个页面,数据依然存在。但是 sessionStorage 在关闭了浏览器窗口后就会被销毁。同时独立的打开同一个窗口同一个页面,sessionStorage 也是不一样的
cookie:
cookie生命期为只在设置的cookie过期时间之前一直有效,即使窗口或浏览器关闭。 存放数据大小为4K左右, 有个数限制(各浏览器不同),一般不能超过20个。缺点是不能储存大数据且不易读取
建议
由于 vue 是单页面应用,操作都是在一个页面跳转路由,因此 sessionStorage 较为合适
原因:
sessionStorage 可以保证打开页面时 sessionStorage 的数据为空
每次打开页面 localStorage 存储着上一次打开页面的数据,因此需要清空之前的数据
用法
一. localstorage 和 sessionstorage
1、首先要判断浏览器是否支持 localStorage / sessionStorage
比如判断 localStorage
if (window.localStorage) {
alert('浏览支持 localStorage');
} else {
alert('浏览暂不支持 localStorage');
}
2、localStorage 和 sessionStorage 都具有相同的操作方法,例如 setItem()、getItem() 和 removeItem() 等
储存数据
用途: 将 value 存储到 key 字段
用法: setItem( key, value)
代码示例
sessionStorage.setItem('key', 'value');
localStorage.setItem('key', 'value');
取出数据
用途: 获取指定 key 本地存储的值
用法: getItem(key)
代码示例
sessionStorage.getItem('key');
localStorage.getItem('key');
修改数据
用途: 修改指定 key 本地存储的值
用法: setItem(key)
代码示例
sessionStorage.setItem('key', 'newVal');
localStorage.setItem('key', 'newVal');
删除数据
用途: 删除指定 key 本地存储的值
用法: getItem(key)
代码示例
sessionStorage.removeItem('key');
localStorage.removeItem('key');
清除数据
用途: 清除所有本地存储的数据
用法: clear()
代码示例
sessionStorage.clear();
localStorage.clear();
二. cookie
储存数据
window.document.cookie = 'xxx';
取出数据
document.cookie
2、【原型和原型链】什么是原型和原型链
地址:https://blog.csdn.net/xiaoermingn/article/details/80745117
https://github.com/stone0090/javascript-lessons/tree/master/2.5-Prototype
一、原型
①所有引用类型都有一个__proto__(隐式原型)属性,属性值是一个普通的对象
②所有函数都有一个prototype(原型)属性,属性值是一个普通的对象
③所有引用类型的__proto__属性指向它构造函数的prototype
var a = [1,2,3];
a.__proto__ === Array.prototype; // true
二、原型链
当访问一个对象的某个属性时,会先在这个对象本身属性上查找,如果没有找到,则会去它的__proto__隐式原型上查找,即它的构造函数的prototype,如果还没有找到就会再在构造函数的prototype的__proto__中查找,这样一层一层向上查找就会形成一个链式结构,我们称为原型链。
举例,有以下代码
function Parent(month){
this.month = month;
}
var child = new Parent('Ann');
console.log(child.month); // Ann
console.log(child.father); // undefined
在child中查找某个属性时,会执行下面步骤:
访问链路为:
①一直往上层查找,直到到null还没有找到,则返回undefined
②Object.prototype.__proto__ === null
③所有从原型或更高级原型中的得到、执行的方法,其中的this在执行时,指向当前这个触发事件执行的对象
3、vue生命周期:
beforeCreate(创建前)
介绍:实例初始化之后,组件被创建时,这时候 el,data,message 都是 underfined
created(创建后)
介绍:实例创建完成后,data、methods 被初始化
beforeMount(载入前)
介绍:完成el和data初始化,在挂载开始之前被调用。可以发送数据请求
mounted(载入后)
介绍:vue实例已经挂载到页面中
获取 el 中 DOM 元素,进行 DOM 操作;如果返回的数据操作依赖 DOM 完成,推荐这个时候发送数据请求
beforeUpdate(更新前)
介绍:数据更新时调用
挂载完成之前访问现有DOM,比如手动移除已添加的事件监听器;也可以进一步修改数据
updated(更新后)
介绍:由于数据更改,重新渲染时调用
可执行依赖与DOM的操作
beforeDestory(销毁前)
介绍:实例销毁之前调用
实例销毁之前,执行清理任务,比如:清除定时器等
destoryed(销毁后)
介绍:vue实例销毁后调用。调用后,Vue实例指示的所有东西都会被解绑定,所有的事件监听器会被移除,所有的子实例也会被销毁
提示已删除。
答:vue每个组件都是独立的,每个组件都有一个属于它的生命周期,从一个组件创建、数据初始化、挂载、更新、销毁,这就是一个组件所谓的生命周期。在组件中具体的方法有:
1.什么是vue生命周期?有什么作用?
每个 Vue 实例在被创建时都要经过一系列的初始化过程——例如,需要设置数据监听、编译模板、将实例挂载到 DOM 并在数据变化时更新 DOM 等。同时在这个过程中也会运行一些叫做 生命周期钩子 的函数,这给了用户在不同阶段添加自己的代码的机会。(ps:生命周期钩子就是生命周期函数)例如,如果要通过某些插件操作DOM节点,如想在页面渲染完后弹出广告窗, 那我们最早可在mounted 中进行
2.vue生命周期的8个阶段?
1、beforeCreate:在new一个vue实例后,只有一些默认的生命周期钩子和默认事件,其他的东西都还没创建。在beforeCreate生命周期执行的时候,data和methods中的数据都还没有初始化。不能在这个阶段使用data中的数据和methods中的方法
2、create:data 和 methods都已经被初始化好了,如果要调用 methods 中的方法,或者操作 data 中的数据,最早可以在这个阶段中操作
3、beforeMount:执行到这个钩子的时候,在内存中已经编译好了模板了,但是还没有挂载到页面中,此时,页面还是旧的
4、mounted:执行到这个钩子的时候,就表示Vue实例已经初始化完成了。此时组件脱离了创建阶段,进入到了运行阶段。 如果我们想要通过插件操作页面上的DOM节点,最早可以在和这个阶段中进行
5、beforeUpdate: 当执行这个钩子时,页面中的显示的数据还是旧的,data中的数据是更新后的, 页面还没有和最新的数据保持同步
6、updated:页面显示的数据和data中的数据已经保持同步了,都是最新的
7、beforeDestory:Vue实例从运行阶段进入到了销毁阶段,这个时候上所有的 data 和 methods , 指令, 过滤器 ……都是处于可用状态。还没有真正被销毁
8、destroyed: 这个时候上所有的 data 和 methods , 指令, 过滤器 ……都是处于不可用状态。组件已经被销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