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技术分析 > 正文内容

vue3种路由守卫详解_vue路由守卫有哪些

ruisui883个月前 (02-13)技术分析14

1 什么是路由守卫

路由守卫就是路由跳转过程中的一些钩子函数 ,在路由跳转的时候,做一些判断或其它的操作。 类似于组件生命周期钩子函数 。

2 分类

1.全局路由守卫

  1. beforeEach(to, from, next) 全局前置守卫,路由跳转前触发
  2. beforeResolve(to, from, next) 全局解析守卫 在所有组件内守卫和异步路由组件被解析之后触发
  3. afterEach(to, from) 全局后置守卫,路由跳转完成后触发

2.路由独享守卫

beforeEnter(to,from,next) 路由对象单个路由配置 ,单个路由进入前触发

3.组件路由守卫

  1. beforeRouteEnter(to,from,next) 在组件生命周期beforeCreate阶段触发
  2. beforeRouteUpdadte(to,from,next) 当前路由改变时触发
  3. beforeRouteLeave(to,from,next) 导航离开该组件的对应路由时触发

4.参数

to: 即将要进入的目标路由对象

from: 即将要离开的路由对象

next(Function):是否可以进入某个具体路由,或者是某个具体路由的路径

3.详解

1.路由前置守卫 beforeEach(to, from, next)

const router = new VueRouter({ ... })

router.beforeEach((to, from, next) => {
  // ...
})
12345

在路由跳转前触发,在实际项目中应用最多,主要是登陆验证和跳转权限判断

2.全局解析守卫 beforeResolve(to, from, next)

router.beforeResolve((to, from, next) => {
  // ...
})
123

类似于路由前置守卫 beforeEach(to, from, next),也是路由跳转前触发,但它是同时在所有组件内守卫和异步路由组件被解析之后触发的

调用时机:在 beforeEach(to, from, next)和组件内beforeRouteEnter(to, from, next)之后,afterEach(to, from)之前调用

3.全局后置守卫 afterEach(to, from, next)

router.afterEach((to, from) => {
  // ...
})
123

于路由前置守卫 beforeEach(to, from, next)相对,路由跳转后触发,但它是同时在所有组件内守卫和异步路由组件被解析之后触发的

调用时机:在 beforeEach(to, from, next)和组件内beforeResolve (to, from, next)之后, beforeRouteEnter(to, from)之前调用

4. 路由独享守卫 beforeEnter(to, from, next)

const router = new VueRouter({
  routes: [
    {
      path: '/foo',
      component: Foo,
      beforeEnter: (to, from, next) => {
        // ...
      }
    }
  ]
})
1234567891011

于路由前置守卫 beforeEach(to, from, next)相同,但在beforeEach(to, from, next)后触发

5. 组件路由守卫 beforeRouteEnter(to, from, next)

const Foo = {
  template: `...`,
  beforeRouteEnter(to, from, next) {
    // 不能获取组件实例 
    // 因为当守卫执行前,组件实例还没被创建
  }
123456

因为该守卫在组件创建之前阶段触发,那个时候组件还没有创建成功,所以这个守卫内不能使用this获取组件实例

调用时机:在全局守卫beforeEach(to, from, next)和独享守卫beforeEnter(to, from, next)之后,全局beforeResolve(to, from, next)和全局afterEach(to, from)之前调用

6. 组件路由守卫 beforeRouteUpdate(to, from, next)

  beforeRouteUpdate(to, from, next) {
    // 在当前路由改变,但是该组件被复用时调用
    // 举例来说,对于一个带有动态参数的路径 /foo/:id,在 /foo/1 和 /foo/2 之间跳转的时候,
    // 由于会渲染同样的 Foo 组件,因此组件实例会被复用。而这个钩子就会在这个情况下被调用。
    // 可以访问组件实例 
  },
123456

调用时机:在当前路由复用时

7. 组件路由守卫 beforeRouteLeave(to, from, next)

  beforeRouteLeave(to, from, next) {
    // 导航离开该组件的对应路由时调用
    // 可以访问组件实例
  }
}
12345

通常用来禁止用户在还未保存修改前突然离开

调用时机:导航离开该组件的对应路由时调用

4.完整的导航解析流程

1.触发进入其它路由
2.调用要离开路由的组件守卫beforeRouteLeave
3.调用全局的前置守卫beforeEach
4.在重用的组件里调用 beforeRouteUpdate
5.在路由配置里的单条路由调用 beforeEnter
6.解析异步路由组件
7.在将要进入的路由组件中调用beforeRouteEnter
8.调用全局的解析守卫beforeResolve
9.导航被确认
10.调用全局的后置钩子afterEach
11.触发 DOM 更新mounted
12.执行beforeRouteEnter守卫中传给 next的回调函数

参考链接

5.实际应用

router.beforeEach((to, from, next) => {
  NProgress.start(); // NProgress实现显示加载进度条效果
  console.log("routemgr to", to.path);
  if ("这里判断是不是开发环境") {
    //开发环境下,直接路由
    next();
  } else {
    if (to.path == "/login") {
      //登录页面
      session.set("isOpen", "ok");
      next();
    } else if ("这里判断如不是生产环境下录页面需要判断权限") {
      //非生产环境下
      next();
    } else {
      //非登录页面需要判断权限
      console.log("routemgr user", lu.userinfo);
      if (gadget.isEmptyObject(lu.userinfo)) {
        //首次打开页面的时候,不需要弹出错误页面提示,直接跳转至登录页面即可
        let ret = session.get("isOpen");
        if (ret == "ok") {
          //vuex用户信息判断,如果不存在,则重新登录
          MessageBox.alert("用户未登录,需要重新登录.", "错误", {
            confirmButtonText: "确定",
            type: "error",
          }).then(() => {
            console.log("重新登录");
            //next(`/procmgr/login?redirect=${to.path}`);
            next(`/login`);
            NProgress.done();
          });
        } else {
          next(`/login`);
          NProgress.done();
        }
      } else {
        //权限判断
      }
    }
  }
}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ruisui88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www.ruisui88.com/post/1906.html

标签: vue路由权限
分享给朋友:

“vue3种路由守卫详解_vue路由守卫有哪些” 的相关文章

云时代,Linux和容器为王,微软推出自己的发行版Azure Linux

看到今天的微软,其前CEO史蒂夫.鲍尔默肯定会后悔在15年前说过的一句话“Linux 是一种癌症(Linux is a cancer)”。 因为今天的微软不光靠Linux赚的钵满盆满,而且还发行了自己的Linux发行版Azure Linux。为了提高其云服务和容器化服务水平,其Azure公有云平台提...

vue中如何在自定义组件上使用v-model和.sync

自定义事件tips推荐始终使用 kebab-case 的事件名。(v-on会将事件名自动转换为小写,避免匹配不到)changeData ×change-data √自定义组件的v-model用法:父组件定义数据源(不需要定义修改数据的方法),在子组件标签上通过v-model="data...

gitlab 分支保护设置

一、功能描述代码管理中管理,我们把稳定的分支设置为保护,可以防止其他人员误操作(例如删除,合并,推送代码等)。二、Gitlab配置步骤1 点击项目Repository标签2.点击Expand标签3.配置如下:默认master是被保护的,而且只有维护人员具有推送和合并权限。设置保护分支,这里的beta...

Gitlab之间进行同步备份

目前,我们公司有两个研发团队,分别在北京和武汉,考虑到访问速度的问题,原有武汉的研发环境在近端部署。也就是北京和武汉分别有两套独立的研发管理环境,虽然这解决了近端访问速度的问题,但是管理上较为分散,比如研发环境备份和恢复就是最重要的问题之一。最近,处于对安全性和合规性的考虑,希望将北京和武汉的源代码...

编码 10000 个小时后,开发者悟了:“不要急于发布!”

【CSDN 编者按】在软件开发的道路上,时间是最好的老师。根据“一万小时定律”,要成为某个领域的专家,通常需要大约一万小时的刻意练习。本文作者身为一名程序员,也经历了一万小时的编程,最终悟出了一个道理:慢即是快,重视架构设计和代码质量,确保每一行代码都经得起时间的考验。作者 | Sotiris Ko...

我的VIM配置

写一篇关于VIM配置的文章,记录下自己的VIM配置,力求简洁实用。VIM的配置保存在文件~/.vimrc中(Windows下是C:\Users\yourname \_vimrc)。VIM除了自身可配置项外,还可插件扩展。VIM的插件一般用vundle或vim-plug来管理,但我力求简单,不打算装太...